这两天是我们期中考试的日子,比平常时候更难熬了一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第一场语文考试,我就深深地被伤害了。试卷的第六大题,也就是阅读理解,选的一篇叫《青檀》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青檀能够扎根岩石生长,赞美了青檀的高尚品格,进而有种要号召人们学习青檀的意思。我感觉这很扯,不就是能在岩石上生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能引发作者这么多的感想,哲学家吗?
我一向不喜欢那些通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某种生物的特点就引发一大串人生感悟的文章,这不科学。每种生物从n多年前一直存在到现在,必然是进化出了一些赖以生存的本事,只不过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就是生物多样性。青檀它在那种环境下生长,它的根必然是牛逼的,不然它就死了。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比依附于岩石和大树上的藤蔓伟大。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每种生物自然也有自己的存在形式。你不能说藤蔓依附于大树,它就是卑微的。那你从连个光合作用都不会,从出生就是靠摄取别的生物才长这么大的,你这么会联想,这一点你没想到吗?
写这样文章的作者也是,无聊不无聊?自己也不知道糟蹋了多少树木的尸体所做成的物品,还说什么以树为友。仗着自己有点名声,就写这样的文章忽悠人啊。也难怪,在教育界这样的文章一项被奉为上品,还出在试卷上强迫我们学生去解读。我无奈啊,我真的不会对一棵树抱有什么幻想的,怎么答题啊。想抗议吧,考不好会有麻烦,往标准答案上靠吧,又感觉心里憋屈,我们学生就是这样挣扎地活着。
附上阅读理解原题作为参考。但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鉴于以下内容极度无聊,所以不建议阅读,直接略过就行:
《枣庄青檀》李木生
如果可以以树为友的话,那我选择枣庄青檀。
戌寅孟夏,在zz市峄城西四公里处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见如故。山阳揽一脉幽谷,有石径相盘。循径登高,便见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青檀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生于山石间。
青檀山,唐代时还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称云峰谷。许是辈辈百姓见江山嬗变,世事沧桑,只有青檀模样不变、习性不改,才约定俗成,易名为青檀山的吧?于是谷也呼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
山,以树为名,这在世上是少见的。
不过枣庄青檀长得并不排场,或许还有点儿丑。不高大,不挺拔,不舒展,连枝干都是疙疙瘩瘩。丑也罢了,还不大中用,不要说做大厦栋梁,就是桌椅板凳也难成材料。
尽管如此,它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禁不住让它的枝握我的手,让它的叶抚我的脸,让它的疙瘩敲我的骨。离开一些日子了,我还在想它,想得活灵活现,那枝还在握我的手,那叶还在抚我的脸,那疙瘩还在敲着我的骨。而且我还将永远清晰地记住,最让我动心的,是它的根!
这是怎样的根啊——在无土的地方,在岩石密不透风的之中,它那比树干还要粗壮的根,蜿蜒不屈,勃郁而伸,臂膀般紧抱着岩石,镇静地泛着岩石一般的青白色,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山的深处,根与石,该有着怎样不为人知但却惊心动魄的对峙与相搏?百年,千年,只见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根与石,不动声色的相摞着,相摞着,渴饮昼夜,饥餐寒暑,直摞得岩石苍老变脆,一层层风化成粉尘,直摞得青檀根干强健,一棵棵举着青春的华盖。或在峭壁间横空临世,或于巨石下腾躯昂首,青檀之根,真有着龙的神韵呢!看似强大的岩石,肯定蛮横地无视过它,对于青檀生的权力和生命的萌动,冷酷地压制着,无情地封杀着。没有土壤,甚至连空气、阳光都封锁殆尽,青檀的根一定遭遇过千万次窒息枯死的灾难吧?也许青檀树稍稍随和一点儿,别说媚骨,哪怕只带点儿媚态,其生活境遇也会大大改观的。
何必和岩石较劲?瞧那攀附于岩石与大树上的藤蔓,活得多恣。不过这山如果没有了青檀,还有什么味道?当然,挣脱了石之束缚的青檀是寂寞的,遭弃的命运又总是和痛苦相伴,但是青檀就是青檀,它只将痛苦酿成反叛的力量、将灾难踏成前行的路阶,以根为矛、为刀、为剑、为鞭,拱起岩石,劈开岩石,顶裂岩石,刺穿岩石,直至沐浴在雨水与阳光里,为世上树立起一株又一株独立的青檀、自由的青檀。长得丑,不成材料,不被识、不被知是自然的,可是挨近它,我却被一种自在超然所陶醉。随波逐流的灵魂,是不能俯察古今、咀嚼人世、享受生命的。有它百年千年和岩石相搏后所获得的解放,那曲折疙瘩的根干里,怎能不翻卷起黄河一般的思想与激情呢?细细地谛听风中的青檀,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啁啾着欢乐。
听说,青檀树还出一种制造中国宣纸必备的原料,莫非它那疙疙瘩瘩的体内,正郁积着锦绣文章?记得离开青檀山老远了,我还回头再回头,看一眼再看一眼啁啾着欢乐的青檀。就是青檀生长的这块土地,曾经出过自荐用世的毛遂和视毛遂为上客的平原君,出过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被列为宾客的孟尝君,出过帮助汉高祖制定出完整的朝仪、令对知识分子轻蔑有加的刘邦高兴忘形高呼“吾乃
喜欢无聊的杂文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