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是要赌一把的。”
闵先生身子一震,赌一把……
如何赌?以苏瑾的姿态与目的,林砚想到的,闵先生自然也想到了。他面色一白,竟不知该说苏瑾自不量力,还是感叹她好魄力!
林砚瞧了瞧外头的天色,叹了口气,好生送了闵先生出去,便准备上床睡觉。
早睡才能早起。
不论苏瑾愿不愿意借沈家的关系,沈家,他总是要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原著中,王熙凤也说过,从我们王家地缝里扫扫,也比你们家钱多。
可见,王熙凤自傲并且自恃王家的权势。
而且,纵观全文,觉得王熙凤是想通过自身手段,和王家的后台,力图压贾琏一头,并且享受这种压一头的感觉。而贾琏却偏偏讨厌如此,所以,除了本身好色之外,后来出现鲍二家的偷情,和尤二姐之事,这点不得不说也是原因之一。
我不是说贾琏是对的,他也挺不是个东西,但就性格而言,我一直觉得贾琏和王熙凤二人的性子,其实压根都不搭啊!
好吧,反正,古代嘛,盲婚哑嫁,父母命,媒妁言。
好歹两人虽然都有不堪的一面,也有相比于其他人而言,较好的一面,所以,我试图把两个人扳回来。
ps:对于文中林如海的问题,昨天和一个看我文的朋友说到这点,就提一下。
我知道林如海,是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之所以直接都写林如海,不写林海,是因为我发现有部分看红楼同人的,并没看过原著,只看过同人。只知道林如海,不知林海。三四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红楼文,写林海,好几个冒出来说我写错了,是林如海。以致于我有了阴影,以后都直接写林如海了。
第8章 沈家
清晨,露珠鲜润,空气清新。
林砚与贾琏骑马并行,小厮驾着车跟随在后,出了宁荣街,拐一条道,便入了朱雀大街的西端,沈府便位于此。沈府牌匾自与别家不同,乃是笔力浑厚,气势磅礴的四个字——积学储宝。
林砚递上拜贴,门房早已得了信,瞧见帖子上的名字,忙领了进去。因沈大人去了衙门不在家,便直接去了松鹤院。
院中站了一杖国老者,逗着廊下的鹦鹉。
林砚与贾琏上前见礼。沈伯年恍若未闻,只同鹦鹉打趣。贾琏甚觉奇怪,本打算上前再唤人,却被旁边的林砚阻止了。二人就这么站着,低着头,一动不动。
初时还好,一炷香后,贾琏便有些耐不住,皱着眉头,不悦之色显露出来。跑过来攀关系认亲变成了罚站,他哪里会高兴地起来。此时脑子里闪过王熙凤的话,心中一哂,是啊,多年没有过交情,人家可见没把他放在心里,偏自己巴巴地跑过来。
沈伯年好似终于玩尽了兴,将手里的鸟食全撒出去,拍了拍手,指着旁边的石桌石椅道:“坐吧!”
林砚笑着道了谢。贾琏也跟着说了句:“多谢堂外祖。”
这称呼让沈伯年怔了怔,瞧了贾琏半晌,神色渐渐缓和下来,叹道:“你与你母亲长得倒是极像。”
贾琏一愣,还没回过神来,只听沈伯年又道:“可读过书?”
贾琏面色一红,这话若是问学龄稚童很是平常,可他如今已经十好几岁,婚都成了,这不是明晃晃地打脸吗?虽心底如此想,好在贾琏还没蠢到直接发作出来,只淡淡回答:“读过几年。”
沈伯年微微点头,寻了《论语》中的句子来考,其后又是《诗经》《孟子》,直问的贾琏面红耳赤,话都说不利落了。
沈伯年对此情况似是也早已了然于心,轻轻叹了口气,将目标转向了林砚。
林砚倒是答得顺溜,沈伯年问的问题并不算难,至少比他老爹考得要简单多了。他老爹可是专捡刁钻的考,这些年来,他可没少吃苦头。因而,如今应对起沈伯年来,可谓得心应手。
两人从四书说到五经,又谈了些经略策论,沈伯年面上的笑容一点点加深,“不错。听如海说,你去岁已经考过秀才了?”
“是!”
沈伯年回头一招手,有小厮捧了几本册子上前,递给林砚。
“如海同我说过几次,你读书尚可,只一笔字差了些,很不够看。若非这点落了下乘,去岁院试,你并非不能拿个案首回来。书法一道,在于勤学苦练。这是我自抄的摹本,你且临个十遍再说。”
老太爷,你知道你自抄的摹本是《左传》吗?你随便搞本四书五经都好啊!左传全书都快赶上四书五经加起来字数的总和了!还临个十遍!还再说?
林砚一张脸难看得跟便秘一样!
沈伯年眼底藏着笑,“怎么,瞧不起老夫这笔字?”
林砚打了个哆嗦,林如海是他老爹,沈伯年是他老爹的老师!这个天地君亲师的年代,他怎么敢!
“老太爷说笑了,老太爷乃是当世大家,多少人眼红你一副墨宝而不得,哪有瞧不起的道理。”
喜欢[红楼]公子林砚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