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小半年都吃不上肉。
不过她很快就没心思想这些事,北狄十万铁骑兵临城下,直逼北境。
北境素来是柳卓肃的战场,可奈何现在他是阶下之囚,是以北境现在没有有能力的主帅统领全局,接连吃败仗。
由于柳卓肃在北境的威望甚大,而现在他沦为阶下囚,他的部下和将士们对此颇有怨言,军心不稳。
不过两日,幽州竟然失守了。
这场突袭的战事来得匆忙,毫无征兆,战报传入京中,从朝臣到百姓,人心惶惶。
我朝近十年来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十年前北狄在柳将军的手下战败之后就甘愿臣服于大燕,安安分分了这么多年。
而今北狄首领扬言,柳大将军倒了,大燕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主帅,兵马再强,群龙无首,那便是一盘散沙。
几个文武重臣聚集在宣室殿商讨对策,事实上,在北方烟火未起时他们就已经做足了准备。这场在世人看来突如其来的战事,不过是他们等候已久的。
桌案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封封告急文书,殿内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慌不忙的。
封钺看完一本奏折,抬眸对几个心腹说:“吴阁老进言暂且赦免柳将军,让其戴罪立功,诸卿以为如何?”
“赦免柳卓肃?呵,放他出来造反吗?”禁军统领冷嗤。
“可是现在北方军心动乱,主要原因还是在柳卓肃,到底他在军中威望太高。”魏国公说,“王爷是时候告示天下,柳卓肃通敌叛国的罪状,以泄其威信。”
封钺将奏本放下,说:“不急,明日。”
在幽州失守的第二日,柳卓肃的旧部突然叛变,打着解救大将军的旗号,大燕皇室残害忠臣,摄政王昏庸无道,这才导致北狄有机可乘。
大燕可谓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愈来愈多的言官谏言,请求特赦柳将军。
当初柳卓肃那般轻易交出虎符,定是断定会有这一日,他有足够的信心,大燕没有他坐镇北境不行。
他双手奉上虎符,也要让皇帝或摄政王亲手奉还回来。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在他的旧部叛变的当日,他与部将来往的信件,甚至还有他与北狄通信的证据,全都曝光于天下。
摄政王下旨,前北境大元帅柳卓肃通敌叛国,诛灭九族,以儆效尤。
朝中的风向一下子就变了,谁人还敢为他说一个字的情。
消息传到北境,最心痛的不在乎是那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将士,他们跟随柳卓肃多年,守卫边疆抵御外敌,谁曾想这场本不该有的战争竟是元帅卖国求荣才导致的。
圣谕只要柳军缴械归降,朝廷不会为难他们,那些原本追随柳卓肃部将的几万精英将士一个个都不干了,而叛军首领被当地都督斩杀,原柳军与地方军一致对外。
这一切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一支叛军的起义旗才刚举起来就都全部归降,就好像“叛乱”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大敌当前,封宸临危受命。
自从去年那场大胜战后,她在军中的威望不亚于从前的柳卓肃,因此北境军民得知是她挂帅出征支援,军心大振。
临出征的前一晚,封宸还在宣室殿与几个武将研究舆图,她从来没有打过北境的战,不可谓不棘手。
好在在北狄突袭之前,她那好哥哥已经帮助她把北境的地形地势摸清得差不多了。
几个武将很是诧异,摄政王为何对北境了如指掌,甚至一些连他们这些上过北境战场的人都不甚了解的,他都知道。
封宸与武将们一起离开宣室殿的时候,听到董将军感叹道:“原来王爷不仅仅精通琴棋书画,我竟不知他如此通透北境战场,更是深谙用兵之道,如若王爷擅武,我朝便多了一位将才啊。”
封宸看了他一眼,呵,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但是她嘴上说:“他只会纸上谈兵罢了,你给他一把剑试试,看他能杀几个敌兵?”
那几个大将朗朗大笑,实在想象不出王爷拿刀剑杀敌的场景,不过主帅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筹帷幄,统筹全局,他们王爷上不了战马杀不了敌,但当个运筹帷幄的主帅亦或军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封宸嘴上不服,心里还是敬佩的。
北狄的突袭,幽州的失守以及柳军的叛变,全都在他的算计里。上次坑了柳卓肃也是,上上次援助白族也是,谁能想到他竟是借着这个理由一并收回梁国。他这个人走一步看十步,深谋远虑,柳丞相父子又怎会是他的对手。
偏偏天下人还觉着他是个霁月清风的君子。封宸想到这些,摇了摇头,这种人若不是她亲哥,她绝不会容许他多活一天。
与一众武将走出建章宫,封宸没有再与他们一起,而是转道去了西边,明日便出征,她去看一看老母亲。
她每次出征,最放心不下的人莫过于太皇太后,握着她的手,太皇太后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万事小心。”
封宸朝母后露出一个笑容
喜欢皇叔假正经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