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往上弯了起来,眼中也带上了笑意。他伸手轻轻的摸了摸薛嘉月的头顶,温声的说道:“这些日子早起晚歇的赶路,你肯定累了。现在我们到了平阳府,今儿晚上你就早些歇息,明儿也不用起太早。等吃过早饭了,我们就出去到处逛一逛,看一看。”
薛嘉月点了点头,笑的唇角梨涡浅浅:“好。”
这些日子一直都在赶路,她也确实累了。于是随后等伙计提了热水过来,薛元敬特地避了出去时,她就好好的洗漱了一番。等洗漱完了,她就上床歇息了。
薛元敬随后也洗漱了,找伙计又要了一床铺盖来,在地上睡了。
一夜好眠,次早两个人起来洗漱过,在外面的小食摊上买了两个烧饼吃了,又买了一碗辣糊汤两个人分着喝了,然后就在这平阳府里到处逛了起来。
自然重点是要打探这平阳府里有关书院的情况。
而一番打探下来,薛元敬和薛嘉月两个人就知道,这平阳府确实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一个州府,竟然有五六家书院,且都是民学,并非官学。而其中最好的两家书院,一家名叫太初书院,一家名叫托月学院。
不过这也与时下风气有关。本朝自太、祖始就提倡文治,但朝廷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所以就鼓励民间办学。对出名的民间学院朝廷还会赐匾额,赐书等,对其山长也会额外赐予殊荣。
听说这太初学院现任山长的祖上就曾经被皇帝召见过,亲笔书写了德育天下四个字,又命工匠做成一块绿地金字的匾额,刻了这四个字在上面。现在那块德育天下的匾额还悬挂在太初书院的大门上呢。且听说这太初书院已经出过好几位进士了,甚至还有一位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
至于这托月学院也了不得。非但学院里的各位夫子学问厉害,听说祖上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给皇帝和皇子讲过书的。后来因病致仕,回故乡来就办了这所托月学院。现在他家里还有人在朝中做官呢。
薛嘉月总算明白为什么每年到平阳府这些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会有许多学子到这里来应考了。不过她也有些担心起来。毕竟听说这托月书院和太初学院每年只收三十名学生。至于其他次一等的书院虽然也可以,但薛嘉月总是想让薛元敬进最好的学院的。
不过薛元敬担心的倒不是这件事。
他细细的打探过了,如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束脩是很高的,只怕并不是他和薛嘉月现在能负担的起的。而如那次一等的书院,为争抢好的学生增加自家的名气,如那等考取了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资格的学生,若肯去他们书院,他们是会免除束脩的。甚至每个月还会给补贴。
如此想来,他必然是要考取上托月书院或太初书院的。等考取了,再去次一等的书院就读,这样往后薛嘉月才不至于跟着他整日为生计发愁。
第62章 赁屋安置
薛元敬和薛嘉月打探完书院的事, 就开始考虑赁房子的事。
问过了客栈的掌柜, 过了半日的功夫, 掌柜同他们引见了一个人。
这是个妇人,四十来岁的光景, 头上罩着一块蓝底印白花的手帕。生的一张大方脸, 说起话来的时候语速很快,脸上也常带着笑。据客栈掌柜介绍,当地人都叫这妇人为杨大娘。
杨大娘祖上是外地人, 但到她父母这一辈的时候迁到了平阳府来安家。按杨大娘自己说的原话,她自打生下来的那一刻起, 脚下踏的就是这平阳府的黄土地。
在这平阳府里住了四十来年,这里什么事她不知道?什么人她不熟悉?即便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她也是认得的。平时经常会有大户人家的太太托她买卖丫鬟, 或是街上有什么时新的衣裳首饰了, 她就会去告诉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姑娘知道,拿去给她们瞧,说上许多好话让她们买,她好在中间赚取差价。至于说这房牙子的事,原本是她丈夫做的, 但前两日她丈夫刚好有事去外地了, 她又不想错过这桩生意, 所以她就过来见薛元敬和薛嘉月了。
杨大娘也算是阅人无数,目光上下一打量薛元敬和薛嘉月,见他二人身上的衣裳料子虽然是布的,也旧, 但看他们两个人做事说话落落大方,全不似一般小户人家出来的畏畏缩缩。而且见他二人相貌生的实在好,往那一站就跟一对金童玉女般,以前她再没见过的。于是她心中不由的就对薛元敬和薛嘉月有了两分好感,笑着说道:“哎哟,这位小哥和这位小姑娘生的可真好,我以往见过多少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可再没见到过比你们两个生的好的。
又问道:“请问两位想赁个什么样的房子啊?”
薛嘉月嘴也甜,当下就笑着说道“杨大娘好。”
然后她且不说她和薛元敬想赁个什么样的房子,只目光看着杨大娘身上穿的那件秋香色菊花纹的圆领对襟褂子,笑着夸道:“杨大娘这褂子上的菊花纹样看着可真别致。这料子也好,一看就知道不便宜。您这块衣料是哪里买来的?颜色花样都很称您。这褂子做的也好。您自己做的?”
杨大娘一听,当时
喜欢阁老继妹不好当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