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2年四月初五,公元352年四月初五,前燕终于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决战。燕国头号名将慕容恪率骑兵十万,从幽州汹涌南下,屯兵于两国边境的中山.
冉闵和慕容恪可谓老熟人了。当年石虎以三十万大军功燕,诸将皆被慕容恪击败,只有冉闵部队拒敌力战、不败而还,两人算是打了个平手。一晃十五年过去了,两大名将的再次对决,又将鹿死谁手呢?
魏国文武多不看好战局,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劝谏道:“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这是大实话,经过多年血战,魏军精锐死伤殆尽,冉闵只能凑出来一万老兵应战,而且基本上都是步兵,如何对付得了十万鲜卑铁骑。
冉闵决定出兵迎敌,没有办法,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速战速决,北上迎击,拒敌与境外;而是;二是打持久战,纵敌入犯,徐图抵抗。第二个法子看似理性,但魏国久经战乱、饥荒遍地,根本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时间是站在燕军一边的。所以,冉闵只能寄希望于一战破敌,其实这也是他起兵以来,一直不得不面对的宿命处境。
就在这悲壮而惨烈的气氛中,冉闵带领一万老兵,北上迎敌,踏上了他这一生最后的征程。
四月上旬,冉闵军抵达中山附近的安喜,与慕容恪形成对峙。
这一带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有利于鲜卑骑兵冲击,看来应该是慕容恪事先选好的战场。燕军可谓占尽优势,天时(燕军养精蓄锐,魏军师老兵疲)、地利(平原旷野)、人和(十个打一个)无不如此。所以,自信的慕容恪立即挥军发动了冲锋。出乎他意料的是,冉闵的步兵大阵不动如山,任凭敌骑如何冲击都整然有序,远来就报以强弓硬弩,近了就长枪大戟伺候,根本无懈可击。燕军的冲锋以惨败告终。
慕容恪没能得手,燕国君主慕容儁坐不住了,亲率大军增援中山。如此一来,燕军就有二十多万人马,而且慕容儁很可能包抄安喜。冉闵意识到了战局的严峻性,燕军不可能像之前的诸胡那样可以一败击溃,于是当机立断改变作战计划,向魏军据守的常山南撤。
容恪率大军尾追,希望在运动中歼敌,一路上发动了十次袭击,都被冉闵打败。燕军本来就畏惧冉闵的威名,如今占尽优势还是屡战屡败,士气大为沮丧。慕容恪不得不巡阵打气,对将士们鼓动道:“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才得以驱使部众继续追击。
话传到冉闵耳朵里,一夫敌而?
那就让你看看我冉闵是一夫敌而,还是万人敌.
四月中旬,冉闵退至常山以北的廉台时军粮耗竭,还是摆脱不了阴魂不散的慕容恪。他见这一带不但河流蜿蜒,而且树林繁茂,相对适合步兵作战,就再改计划,决定就地与燕军决战。冉闵指挥部队向树林迅速转移,希望把燕军骑兵引入不利驰骋的林区,聚而歼之。不料,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识破了他的计谋:“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入林,不可复制”,建议慕容恪派遣轻骑兵进行拦截,把魏军重新引诱到平原地带。
高开所言极是,可谓慕容恪胜利的头号功臣。他出身于大士族渤海高氏。话说永嘉之乱,他老爸高瞻率族人迁居辽东。慕容廆攻占辽东后,数次力邀高瞻出仕相助,都被心怀“华夷之别”的高瞻拒绝。恼羞成怒的慕容廆以灭门相逼,高瞻忧心而死,他的堂弟高庆、儿子高开才被迫出仕燕国。有意思的是,高庆的直系后裔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欢。
混血女主播直播后忘关摄像头 私_生活视频遭曝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ei222(长按三秒复制)!!
喜欢中华男儿行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