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翊坐在案桌前,借着烛火随意翻着搁置在案桌上的几卷书卷,听着外面的动静挑了挑眉。
李承推门而入,看着坐在他的案桌前一派悠闲的某人,却是生生地愣住了。
“翊……翊王殿下?”
苍翊抬首轻笑:“侍郎大人,别来无恙。”
“微臣不知翊王殿下来访,请王爷恕罪。”他忙上前几步下跪行礼:“下人无状,竟未告知微臣殿下驾临府上,有失远迎。”
“李大人无需多礼,本王是翻墙而入,你府中下人又如何得知?”
“这……”李承愕然,他不过一个四品侍郎,翊王要来他的府邸却是翻墙而入,着实让他有些费解。
“大人起来吧,本王此次前来是有要事找你。”
“王爷有事只管吩咐便是。”李承应道,却并未起身。
苍翊也不勉强,拿过案桌角边的一份卷宗递过去:“本王找你,有三件事,还望大人能据实告知。”
“是。”
“这是户部尚书孙大人送到本王府中关于赈灾银缺失案的卷宗,李大人看看吧。”
因他跪的离案桌远了些,翊王又无意将卷宗给他扔过来,他便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走上前去,打开那份卷宗看了看,面色突然变得煞白。
“这件事,不知李大人是否知情。”
“臣……”李承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神情,只是握着卷宗的双手却越发的收的紧了,隐隐有了几分颤抖,沉默良久也未曾说出一句话。
“李大人可知情?”苍翊又问了一遍。
李承挣扎许久,最终咬牙道:“臣……知情。”
见他一脸隐忍不甘的模样,苍翊心中暗叹,起身绕过案桌将他手中被攥得发皱的卷宗取走,若有其事的掸了掸。
“那本王再问你,你手中可有那人中饱私囊的证据?”
李承愕然抬头,惊疑不定地看向苍翊,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卷宗,以这份卷宗里的内容,事事都将矛头指向他一人,可说是只要再有一份明确的物证,这贪赃的罪名非他莫属,他本以为翊王此行是来问罪的,可他如今这话,又是何意?
苍翊看出他的疑虑,直接挑明道:“本王知道你手中掌握着此案最为重要的证据,这便是本王来找你所为的第二件事。”
李承仍有些怔忡,看着他不确定道:“殿下……此言何意?”
“若本王猜的不错,李大人在回府之前还去了刑部,对否?”
“……”
“本王听说,李大人的弟弟在怡月阁打死了光禄寺林署正的儿子,想来如今已在刑部大牢待了快月余了吧?”
“王爷明鉴。”李承躬身鞠礼:“家弟虽然平日里游手好闲,行事不着边际,但他素来都是循规蹈矩从不曾做过什么有违法度的事,林公子被杀一案,必是有人栽赃陷害,请王爷明察。”
李承这一俯身倒是行了个十足的礼,他这才反应过来,翊王方才问的,是他是否知情,而非他是否认罪,看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怕是已经知道了罪魁祸首是谁,若真是如此,他这李府或许就有救了……
只是出乎意料地苍翊并没有应承他:“李大人高估本王了,林公子身死一案是交由刑部负责的,将令弟入狱的也是刑部的人,本王一介闲散王爷,对此事的确爱莫能助。”
“可是王爷……”
“本王知道你想说什么。”苍翊打断他,对上他颇显急切的眼神,凤眸微沉:“李大人求助于本王,当真只是为了令弟的性命?”
“这是自然。”李承面露疑惑,他若不为救李辛性命,还能为何?
苍翊凝视他半晌,淡淡地移开视线:“令弟入刑部大牢这么久,此事确是有人故意构陷,为的是什么你自然也清楚,大人难道就不曾想过要查清事实真相?令弟无缘无故为何会出现在怡月阁内?第一个出现在案发现场给人定罪的人是什么人?这些李大人可问过令弟了?”
李承垂首沉思一会儿,眼神一亮,顿时恍然大悟:“臣……明白了。”
苍翊颔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回身道:“本王曾与令弟有过一面之缘,你可知是在什么时候?”
“臣不知。”
“……九九重阳,在城外距离城门最近的一处山上,他是去祭祖的。”
“……”李承惊讶地瞪大眼,突然面露愧色。
他自入了官场,除却年关,他已有好多年不曾去祭拜过父母了。
“为官,你的确是一个好官,但是家国天下,有了国,却也莫要忘了家才是,言尽于此,李大人自己多思量。”
“是……”
翊王走后,李承一夜不曾出过书房,他忽然忆起小时候与弟弟一起上私塾时,他的悟性并不输于自己,后来家道中落,父母供不起二人就读,是弟弟自愿辍了学,他才有了机会金榜题名,当上了这户部侍郎。
每逢年节家中祠堂总是烛火通明,他总以为是家中妻室孝敬公婆,他曾一度觉得家弟不争气,甚至此次遭人构陷他也多次明里暗里地埋怨过,却不知他忙于公务之时,一直是这个弟弟在替他尽着孝道,若他平日里能对这个弟弟多些关注,怡月阁之事许就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偌大的书房中一声轻叹,烛火随之熄了。
冬日里暴雪之后的晴空总是格外地让人稀罕,融化的积雪映着阳光在房顶或树梢上闪闪发亮,气温不升反降,街道上的行人却多了起来。
翊王府内,苍翊正看着眼前的一支檀木书
喜欢识君不悟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