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本次举行马拉松的声势很大,不仅是吸引了国内的马拉松爱好者,甚至连很多国外的马拉松运动员都不远万里的来到了华夏。
江北丢在这群人里并不起眼。
作为突然参加的选手,他自知拿名次这种事情和天方夜谭没有区别。
在三亚的时候他就了解过马拉松相关的知识,专业马拉松爱好者一般都会在赛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周三次长距离跑,最低也是10公里起步。
江北虽然有长跑的底子,但近些年除了晨跑,也没再刻意训练过。
这也导致他跑到五公里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感觉双腿发沉。
街道边的“更快、更高、更远”的宣传横幅刺激着他的双眼,他极力的克制着自己的呼吸节奏,并放缓了速度。
对于那些职业选手来说,这次参加包头马拉松的目的是拿名次,而对于江北而言,尽可能的突破极限便是此行的目的。
对于跑步,江北一直把它当做一种另类的信仰看待,类似一个寄托精神的方法。
有人潜心宗教,有人醉心艺术,有人热衷赚钱,自然也会有人沉迷于跑步而不能自拔。
曾经的江北,便是如此。
高中和大学时,每当遇到烦心事,他要么去游泳馆泡一天,要么就会在操场上不停的跑步。
每次跑完,他的心情都会变得平静很多,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三亚,江北第一次接触到了马拉松的运动员,“不仔客”海鲜店的老板。
他曾对江北说过,马拉松会让人变得沉稳、豁达、坚强,甚至会改变你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维度。
江北自然不会相信后半段有些玄幻的说辞,但马拉松对个人性格的锻炼,他还是非常认同的。
身体的疲劳,拖拽着千万种思绪冲击着大脑,腿部肌肉也开始微微痉挛,他已经非不清汗水和雨水。
他知道,这是跑步的一个临界点,也是把入门者卡掉的关键一环。
很多人在这样的身体状态,选择了停止,选择了退出,直至和马拉松无缘。
江北用胳膊胡乱蹭了一把脸,然后猛地大声吼了一嗓子。
“干!”
他这一嗓子是在给自己打气,同时也调动起了和他一样初次尝试马拉松的一些人的斗志。
“干!”声此起彼伏,随即便见原本已经堪堪停下的一撮人,又像喝了红牛似得重新加速。
渐渐的,江北的双腿习惯了摆动的节奏,痉挛的感觉也不再强烈。
此时的两条腿似乎天生就该这样摆动,像机械厂里设置好的齿轮,千万遍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
奔跑,奔跑,奔跑……
耳畔的风声渐渐消褪,雨水的滴落感也逐渐消散,江北的眼里只有跑在自己前面的参赛选手的号码。
超过一个,再超过一个,这便是他脑海里的全部目标。
吴雅此时则骑着一辆电动车跟在护栏外的辅路上,时不时的为江北拍些照片。
她本以为江北会在五公里左右的赛程放弃,毕竟他自己也说过,他没有过系统的训练。
没想到,性格随意的江北竟然坚持了下来,而且一路冲破了10公里的大关。
虽然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梯队,但足以让吴雅惊讶且佩服。
江北此时已经再次放缓速度,虽然整体状态到了一个不错的点,但身体机能是无法突然改变的,想要跑的更远,就要懂的节约体力。
他侧过头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拍他的吴雅,随即朝她咧嘴一笑,示意自己状态还不错。
“加油!加油!加油……”
每到一个饮水点,路边的志愿者和观赛着都会给所有运动员一阵热烈的欢呼。
他和跑在前列的专业选手不同,专业选手需要将注意力全部放到马拉松比赛本身上,而他则不用。
在放缓速度后,江北便开始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到了路边的观赛人群上。
打腰鼓的老阿姨、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补水点的美女志愿者……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他想起了一句诗。
你在桥上看风景,风景里的人也在看着你。
而他便是那风景里的人。
和江北一样落在后端的选手并不少,他们似乎也开启了这种惬意的跑步姿态。
每到补水点,不管喝不喝水,都要和前凸后翘的拉拉队小姐姐击个掌,顺便在和身边距离较近的赛友胡乱侃几句。
“上次来包头就是在这儿,还被贴了罚单。”江北身边的一个矮个子中年人悠哉的说道,完全没有当初吃到罚单时候的懊恼。
江北仰头灌了一杯倒好的矿泉水,只是回头报以微笑,没有做出什么评价。
并非他装逼不说话,而是他生怕自己岔气……
跑步如果岔气,是必须停下脚步的,否则将会很危险。
矮个子中年人也没觉得尴尬,继续和江北将并肩的向终点进发,是不是的会指着路边有趣的横幅做些评价。
比如遇到写着“还有五公里就能发朋友圈了”的横幅,他就会吐槽一句:“老子信了你的邪……”
再比如遇到写着“撞墙”两字的简短横幅时,他则哈哈大笑:“我选择把墙撞倒……”
反正江北觉得这个大哥,脑子似乎有点儿不太正常,中二病太严重了。
两个半小时的奔跑,江北终于看到了21.098公里的半程标识,这是半马的终点,却是全马真正的“起点”。
前半段江北在调整好节奏后,只觉得
喜欢车游记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