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出了六月,盛暑略消,礼部便安排好了招降诸部的队伍:一队有顺义侯诸子在的从大同出关,沿大边奔向凉城;一队直下陕西,到汉中府宣旨借调桓凌,再北上与顺义侯世子汇合。
礼部传旨官到达汉中府时,天气已入了秋,正是收稻的时节,也正是地方官最忙的时节:宋知府又要催百姓依时收割,晒干谷物、收粮进仓;又要督促各县将新收的粮草转运去陕西、榆林二镇;再过些日子北方草原上就要降温,还要备下防寒的衣帽靴袜、羊毛手套、护面之类……
正忙得不可开交,忽闻天使莅临,还要换上官服出城相迎。
天使这回不是来学习的,也不是来要东西的,而是来传圣旨,让桓凌出塞做说客的。
这道圣旨不可不接,他深心处也不愿拒绝这个为国出力的机会,然而这一趟出关又不知多久才能回来,桓凌心里终究有些舍不得。
他接旨之后,与天使塞暄几句,那位传旨的礼部员外郎孙瀚便笑着说:“以后我等还要以桓大人为首呢,当不得佥宪这般多礼。”
又跟他介绍使节团的情况:“这使节队伍中还有那位新降的顺义侯的子孙,他们不大习惯中国礼仪、风俗,咱们不免也要包涵一二。这一趟毕竟是远出草原,途中或许还有意外,还要请大人多做些准备。”
另外,朝廷给各部准备的只有诏书、金银礼器、授爵表之类,安抚各部的礼物还要请汉中准备一二。
以后陕西清吏司还是会报销的。
桓凌叹道:“汉中毕竟只是一个府城,现正尽力供着西征大军,又要供着凉城边民的使用,如何还能供得起这许多东西?只望朝廷知道咱们下头官员的难处,早些给支银两,不能只让地方支持啊……”
他只怕征敛过度,损伤了百姓之利,当着天使的面便忍不住叹息起来。
那位天使含笑安慰道:“朝廷岂会不知汉中的艰难?单单一府之地自然供不起大军征伐,便是招抚所用的钱粮也不能只光指望汉中。朝廷于此事自然另有安排,下官此番还带了另一份圣旨,便是为此事而下的。”
不是给他的,也不是给周王,而是给宋时的。
诏加汉中知府宋时户部陕西布政分守道参议一职,管领陕西诸府钱粮、军械,以便供应大军与招抚使团之用——
使团到各部后,不一定招抚得成招抚不成,招不成的时候至少要能保住使节的性命,所以赏赐要带、军械也要带。
周王前一阵只管西征大军的供应,还有桓凌帮着调度,才保得处处顺利;如今把桓凌调走了,又加了招抚使团的担子,总要有个人帮他。这人既要懂军事,又要知钱粮,能体查周王之意,视新附之民为子,还要有桓佥宪这般一心报效朝廷的精神……
再没有比宋知府更合适的了。
论与周王的关系,就和桓凌不差分毫;论民政的干才,天下人有目共睹,听说少年时比桓凌还多了几年历练;论军务,他也不信这小两口之间能有什么欺着瞒着的,况且宋时考中三元时,也曾因殿试上论军政得过圣上的夸奖……
再说这出使的是桓凌,换了谁还能比宋时筹备财物时更尽心尽力?!
他们六部议起接桓凌班的人时,他虽然没有提名的权力,但心里就提的宋时!几位部堂大人果然也提的宋时!
孙员外心满意足地笑了笑:“宋大人只亏在原是五品官,不好一下子加副使、参政的衔。不过他身上担着辅佐周王殿下,供应西北军需、赏赐,安顿边民的重责,朝廷给的不是分管几府,而是统管全省各府州的职权。”
以他的资历,早该升从四品了。如今又担着这重责,升至正四品亦不算过份。
桓凌眼中不禁绽出几分喜色,主动提议:“正是双喜临门。我这就去叫他过来,也不必烦知府衙门另备香案,就在我这御史衙门接旨吧。”
接完旨正好蹭周王府一顿宴席,省得大伙儿从街这头挪到那头,颁完旨再挪回来了。
他亲自过府去叫了宋时,马同知、苑通判等人过来蹭了一趟圣旨,待他接旨后起了身,便都恭喜他升迁。宋时这一升可是连升两级,职权也比别的守道参议高,可谓圣宠非常,值得他们汉中府夸耀一阵子了。
只不知道新任的知府是哪位,可也跟着使团过来了,还是别从任上过来?
不光宋大人迫不及待要跟着新任招抚使桓大人去陕北巡视一番,底下的佐贰官、首领官也想预知一下下任府尊的身份、家乡,好安排迎奉新上官哪。
孙员外抚着香案,避着宋大人的眼神道:“两位大人需知,这汉中是周王殿下所在,又是钱粮军械交通的冲要,还建着工业园、经济学院,不是深通理学、实务、忠勤慎惕的人才,不敢轻易调来接替宋大人。”
如今吏部还在各地实务官里精挑细选,什么时候选出合适的人才一定会尽快送来,所以……来新人之前,宋大人这知府的差使也交不得,还得先兼任一阵子。
宋大人明白了。
宋大人心态良好地接受了。
宋大人自己做领导时,给员工加工作顶多就给涨涨薪水,加加提成,升职都是很少升职的。如今朝廷给他一升升了两级,俸禄也加了两级,那职务范围再扩大一点又有什么问题呢?
没问题。不就是加班吗,这个他熟啊!
再者,之前桓小师兄帮着周王操持的东西,他也是看过的,无非是军械质量检验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