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像一群无所不能的人,在方便别人之余,挣些血汗钱补贴家用。
当然,背背篓的人们,不一定都是河坝村的这种经历。
但是,他们混口饭吃、养家糊口的愿望是一致的。
谢秀平们去拜访的人家里,就有一户家里只有一个人的土地。
他家土地刚好不在被征用的区域,所以他们该是怎样的生活就是怎样的生活。
土地少,粮食不够吃,没有土地征用补贴,所以他们该去挣钱买粮食就去挣钱,他们还是住在他们那有些破旧的木房子里。
他们家里土地少,所以家里的青年早些年便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去年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女的便不去省外而是去城里背背篓,一能照看家里,二能挣笔钱补贴。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小孩又还太小,但是为了一家口粮,一切都是万不得已。
一户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妈妈早些年突然患上精神疾病,家里为了她的病情控制,借了很多钱来买药,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那时为了筹钱,他爸把自己住的木房子卖了,买个些便宜的材料盖了几间简易房。
而土地补贴的钱,还了之前借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男孩子每天起来帮妈妈一起做好饭,看着她吃了饭,吃了药,才去上学,放学回来又要做饭,等在城里背背篓的爸爸一起回来吃晚饭。
谢秀平们到他家的时候,男孩正在做饭,用的炉子是他爸爸从城里的垃圾堆里捡来的一个废旧的蜂窝煤炉,烧的柴也是他爸爸回来的路上不知道在哪里捡来的一些废弃木材。
他爸爸每次去城里背背篓,回来的时候,都带着些东西,要么是别人不要的沙发,凳子,要么是一些穿旧了衣服鞋袜。
他们的房屋外面堆得满满的了,他爸每次遇到,还是不舍得,总觉得丢了就太可惜了。
男孩拿凳子给谢秀平们坐的时候,还介绍说,这木凳是老爸自己用废弃木料钉的,那塑料凳子是老爸上个周六捡回来的,那皮凳子是上个月捡回来的。
简易房里,男孩的房间和火边墙壁上,都贴满了男孩的各种奖状,期末考试的,书法的,各种竞赛的。
男孩告诉大家,他们的生活看着很苦,但是他却觉得很幸福。
有爸妈的陪伴,有爸妈的需要,唯一担心的就是妈妈的病,随时会有复发的可能。
所以他想当一名医生,一名精神疾病方面的医生,他不仅要帮助自己的妈妈,也要帮助很多的精神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走访完他们家就该回城了,男孩的爸爸和谢秀平等人一起进城的。
他爸爸说,别人家孩子不懂事的,都希望孩子早点懂事;但是他自己的孩子太懂事,他却很心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长辈的因素,是环境,是贫困,逼着孩子去承受了不该他这个年纪去承担的责任,所以他早熟,早懂事,早承担责任。
……
香瓜村为什么叫香瓜,至少不是因为这里的村民爱吃香瓜,或者这里种了很多香瓜。
还有一说法,七月半,人们用来插香的茄子、小瓜、橙子之类的,也叫香瓜。
香瓜村作为青舟的城中村,估计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大家一定会觉得这里就是香饽饽,因为地处城市中心啊,怎么的也会发展起来吧。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周边都发展起来了,就只有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还守着这座山。
尽管这样,这边土地还是寸土寸金,大家都争相买来,自己建个房子,租给外地来的那些租不起小区房的人。
香瓜村就在青大和农大交汇处的后方,两个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没有什么钱,便有很多在那附近租房子住,价格便宜,去城里上班也方便。
这边很多都是违章违规建筑,道路更是老火,没有什么排水系统,或者是说没有什么路,因为那房屋间的缝隙就是道路,也是排水系统。
一到多雨的季节,各处的水汇到路上,就像是一条条小水沟,哪还有什么路。
香瓜村的村民,有些是把土地卖了做生意去了;
有些卖了一部分地,用卖地的钱在自己家地上盖了房屋,当个包租婆;
一些既没有钱又没有地的就继续当个背篓,在大街小巷忙碌。
这边的背篓确实是多,有时候谢秀平和苏泽宇两人早起去青大跑步,便能遇上很多背篓就开始出门来了。
当然,这些背篓有香瓜村的村民,也有青舟市郊区来的,更有青舟下面的一些县城来的。
时间日积月累,周边越来越发展,香瓜村越来越杂乱,变成了城中村,变成了城市中心的贫民区。
喜欢俩人煲粥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