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华夏人回来不少,刘甜甜通过申请,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
每周休息两天,也挂名在部队医院兼职,主要是帮忙做一些大型复杂的手术。
从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农村问题,刘甜甜偶尔的一些建议,被采纳。
和前世八十年代的模式差不多,从今年(1972年)分田到户承包制。每年根据田地上交粮食和提留。
国家还没有富裕到不收这些的时候,刘甜甜一家的户口现在不在农村,没有资格分田,但是她教会大丰村的乡亲们种植一些一年生的药材,但是要求是不许打药,施化肥。只要是药材达标,她都愿意收。
除了开诊所,她还兼具收购药材。
诊所已经开设半年的时间,刘甜甜带着老太太搬了出来,买了一座大宅子,一家人现在住在外面,孩子们已经上学,就在家的附近。
诊所就开在自家,在胡同口的第一家,在侧面改建成门面,正对着繁华的街道。
来往的行人比较多,买宅子,装修加上改建门面房,花了不少钱。
隔壁的大宅子也是刘甜甜买下来的,不过是买给瓜瓜的。因为瓜瓜说了不和姐姐分开。
此时的刘甜甜只有一个想法,胡同对面的四合院也得买下来,给孩子们。受前世的影响,刘甜甜打算多置办不动产,房产是不动产中最重要的。
三进的大宅子,加上小花园占地不少,凭借着刘甜甜的医术,不愁没有钱。
从部队退伍的护士林莹莹,在刘甜甜开办的诊所做事,从允许私营企业开设以来,城里的许多待业青年找到了工作。
解决了就业荒,商人不能买卖田地,租赁也有要求。占用农田和山林,除了国家性质的用地以外,私人是不允许占用田地的。
“刘医生,我下班啦!”林莹莹从部队退伍以后,安排的工作不满意。要去到离首都两三百里地的小镇上班,在乡镇的小医院,家里有养她长大的奶奶,已经年迈,离开老人去那么远,多少不合适。
通过战友托战友,在刘甜甜的诊所上班,工资和休息时间都比安排的工作好。离家也近,穿过两条胡同就到家。平时她上班,奶奶也能过来串门,看看她,给她送中午饭。
“好,路上注意安全。”刘甜甜收起手边的听诊器,放进盒子里面。
诊所的生意,不是很忙,很多人都习惯生病去正规医院,刘甜甜这里来的人,都是一些熟人,多是慕名而来的一些重症病患。
诊所的医生就是刘甜甜和周守谦两人,有西医有中医。
关好大门,刘甜甜回到家里。
喜欢五零六零~我是锦鲤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