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这东西,对于寻常人或许还好些,可对于读书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读书人其实很排外,很重视属于自己的圈子,甚至可以说很有些清高气傲的意味,这一点看看时代勋贵的书香大族和寒门之间的隔阂,就能看出一二了,即使同样的读书人他们都能分出三六九等来,更不用说其他了,乡党之流怎么来的?还不是这小圈子造成的?同年是怎么折腾,团结博弈官场的?一样是小圈子形成的利益同盟。而在读书人中想要打破一定的圈子的隔阂,你能采用的,除了自身的学识,那就需要一定的名声,王安石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执政大宋,开始改革?因为他养望了,因为他刷足了名声啊!
你有了名声,即使旁人不认识你,可通过口口相传,甚至有可能是来自最好的朋友的阐述,如此一来,听到的人对你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好感,一定的认知,甚至是亲近,当彼此相见的时候,自然直接跨过了相互警惕排挤的第一步,该合得来的已经有了相交的诚意了,自然合作起来多了几分底气对吧。
所以啊,就在贾训不断的积攒钱财,为自己的大家小家努力挣钱的时候,他的人脉,名望已经慢慢的培养了起来,甚至到了在这小县城的氛围内以及有了一定拥护者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训还能得到另外的一个意外的好处,那就是若是能在小心谨慎的这样走下去,那么当京城的那些朋友们为他吹嘘到一定的程度,他再去考乡试的时候,最然不至于就能作弊什么的,可是却也已经能成功的将自己的文章诗文八股这样的科考类型的文章递到有可能成为考官的大人物的面前了。
你说这有什么用?考试不是要糊名誊抄的吗?旁人又看不到字迹,看不到名字?拜托,这些是看不到,可是这文章的风格总是能看到的吧,只要你的文风人家考官熟悉了,那你说,当考官看到这一篇很可能是你的文章的时候,感觉可上可下的瞬间,是会把你往中的一档里放,还是不中的那一档里放?
是不是明摆着?不知不觉就又能让你从名落孙山变成恰好上榜?所以啊,科考这东西,实在是名堂太多太深了,贾训虽然没有考过,不懂这些,可是他不是有懂得人可以请教的嘛,卫夫子,还有那已经成为了举人的徐少爷,都是可以传授他经验的人啊。
也因为有了这么两个人提点,贾训在知道这些好处之后,才能这样坚持着,一直不断地做着原本只想每年做上几次,补充一下经济问题的小生意,全力的在每个月的月底当着和当铺朝奉一样的角色,不断在瓦砾中寻找珍珠。
“这村子如今是越发的兴旺了。“
又是一个月末,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背着背篓过来,如今已经不仅仅是海面上过来的无数周边村落的船只在这海螺村靠岸了,其他的沿海的,离着海螺村相对近的村子也开始往这边汇集,不为别的,就为了在这一天赶集。
喜欢[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