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夸赞赵匡义,却无人附和捧场,也没人去注意他。他露出的失落和阴霾,应该是太被人们无视了,连起码的尊重都没留给他。
只有郭绍捧他,赵匡义投来了示好的目光……但郭绍只是和赵匡义来虚的,当然不是真的觉得他有才,因为连赵匡义究竟作了什么诗都没听清楚。
不知怎地,这是郭绍第一次见赵匡义,就莫名地很不喜欢他;之前在高平见赵匡胤却没这种感觉。也许是出于直觉,也许是前世的史书给了郭绍剧透的缘故。
赵三(赵匡义。排行老三,但赵家大哥死得早。)即是后来的宋太宗,军事武力方面非常无能,只好阉割武人,以便大伙儿在任何时候也可以处于同样无力发挥的水准,不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文武制衡从五代的一个极端直接变成另一个极端。
大伙儿从动刀子进步到了耍嘴皮子的文明社会,耍嘴皮子的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进化出了专门叫人们难懂的精妙理论,通过这套理论可以叫人有口莫辩:一个玩了自己儿媳的人告诉大家要灭人欲。
还有一群叫嚷着妇人三从四德、贞洁大于性命、非处全都该死的男人,把帝姬和一大帮妇女留下作为外族军队的福利(这么多人都能跑,帝姬却没本事跑掉),坐视她们被抓去轮流玩各种游戏……
然后可以通过难以理解的高深理论,推论出这样一个逻辑:咱们是迫不得已的,如此做对国家很有利。可以抚慰金国人因抢掠得太少而受伤的脆弱心灵,大约等他们玩够了成千上万的大宋妇女,便会失去继续南侵的动力。
这就是郭绍对宋太宗那一帮男人的机智的看法,他仅是凭直觉和最简单的道理,来感受史实。那些人确实很机智,想尽一切法子来享受和稳固天子士大夫的利益,共玩天下……士大夫又掌史册舆情,自然美名享誉古今,可谓名利双收。
最主要的是,郭绍自己就是个武将……如果今后皇帝是赵匡义,让这位皇帝领导武将们,郭绍不觉得自己的日子会好过。
所以郭绍没法喜欢这位赵三。
……向训家的酒宴还要继续,总体气氛也是很欢乐的。
赵匡胤等一干人相互称兄道弟劝酒,大喝特喝。赵匡胤酒至半酣,便兴奋得和一个叫李继勋的大将好得想穿一条裤子。
酒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两顿饭一起吃了,大部分就纷纷告退。赵三要送赵匡胤回家;但赵匡胤正和李继勋倾诉兄弟情义,难舍难分,打算去李继勋家继续喝,然后要秉烛夜谈,叙个痛快。
此时赵匡胤却是把在高平说过的话忘记了,他本来是说回到东京后和郭绍把酒言欢聊个痛快的;不过郭绍显然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相比李继勋……言谈之中,那李继勋好像是义社十兄弟中职位最高的人。
赵三只好由得哥哥去,自个回家。
赵三因年龄才十六七,并没分家,还和哥哥赵匡胤住一起。回家就碰到了嫂子贺氏,贺氏问他二哥怎么没回来,赵三便如实答:“二哥去李继勋将军家了,今晚可能不会回家。”
贺氏便不敢再过问。这个妇人平素贤淑,与人和善,但性格有点软弱。
她娘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父亲只是底层小校……当然赵匡胤的父亲下聘的时候,赵家也是门当户对的存在。但是渐渐地,赵匡胤升到了殿前都虞候级别,就已经和原来的阶层有着本质区别了。贺氏弱势,自是处处都让着赵家的人,特别在老夫人面前更是比亲生女儿还孝顺。她哪敢阻拦夫君夜不归宿这等小事呀。
殿前司,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系统,与天子侍卫亲军系统并列的机构。赵匡胤将要升迁的职位,已经跻身国家最高级的武将行列,非同小可的地位。
老三赵匡义一想起自己的哥哥,又看到面前这位软弱又瘦的嫂子,脑子里就忍不住回忆起自己偷看到的他最喜闻乐见的场面:一个又黑又高壮的大汉,死命压着一个又瘦小又白的小女子,狠劲地折腾。
不用亲眼看到,就是回想一下,赵三的心情就莫名激动。他的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幸好努力忍住,要不然可要大笑起来。
现在贺氏就在面前,而且二哥不在!赵三被一种难言的渴望笼罩,难以自拔。二哥的女人!原配、正妻!
哥哥的东西,特别是哥哥在意的、要紧的东西,赵三就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喜爱。
打出生起,赵三就发现自己的亲哥哥获得了所有人的夸奖,哥哥走到哪里都能号召感染周围的人敬重他,而赵三却总是被忽视。赵三一面崇拜敬重哥哥,一面又觉得只要是哥哥的东西都是好的、都别有滋味!
如果贺氏不是哥哥的妻子,她长得也不算美貌,赵三肯定是连一丁点兴趣都没有。但偏偏她是哥哥的女人!
赵三自知,如此心思不对,很不合礼;这种事不用思索,明明白白是风险极大、代价高昂的……可赵三此时此刻已经陷入那种莫名兴奋中无法自拔。
他心里很害怕,怕事情败露,但越害怕就越想干。就算不付诸实施,幻想一下计划的过程,也是非常美妙的!
寻思了一遍,至少此时他认为这事儿简直天衣无缝!
他不动声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决定付诸现实……那么不安,那么害怕,但心坎那个跳得!心口加速跳动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我回来一趟,就是怕家里的人担忧咱们兄弟,专程
喜欢十国千娇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