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比试之后,牡丹奖的初试终于结束了。
牡丹奖算是把全国的曲艺艺人都给撬动了,各行各业的曲艺名家都没闲着,这段时间都快忙得不行了,有给自己弟子做上京的临时培训的,甚至还有亲自登场比试的。
能经过筛选来到北京的艺人的实力自然是不错的,这些人也很卖力演出。而那些连初选都没有通过的艺人,现在也正在卯着劲儿锤炼自己的艺术呢,因为明年还会有一次评选,还有一次机会。
初试是非常残酷的,就跟扫机关枪似得,九成的艺人都会被打掉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牡丹奖名额有限,第二,资金没有那么充裕,那么多艺人去参加复试得花多少钱啊。
而被打掉的这一批回家去自然也不会甘心的,肯定也是日日苦练,争取明年能拿下一个名额来。
总而言之,平静如一潭死水的曲艺界终于漾起了点点涟漪。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曲艺艺人都热闹的,向文社的班主就挺淡定的,该班主自打初试回来之后就一心投入在向文社的相声表演事业中,完全不管外界喧嚣鼎沸,也没有开始准备复试。
待得旁人问起之时,该班主只是微微抬头看着天边清冷残月,做出一副淡然出尘模样,清冷淡雅的月光洒在他硕大的脸庞上,勾勒出一个非常完美的洗脚盆形状。
该班主气质清雅,双手附在身后,颇有几分古代文人雅士的风貌,如果忽略掉他那跟地主一样雄伟的肚子的话。他望着残月,说话非常文雅:“临阵磨枪,磨个卵蛋。”
果然有古代高雅文人之风,真不愧是向文社的班主。
……
初试的结果也都公布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还算不错,都进复试了,薛果的大鼓也进了,何向东是四门开花,接下来他可有的忙了。
不过何向东还算是淡定,也没有太上心牡丹奖的事情,每天都还是在向文社的场子里面演出。
何向东从来不信什么临阵磨枪,他相信的是功夫在平时,艺人行内有一句话叫做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
基本功是要天天练习的,甭管你是多么大的腕儿,也甭管你是不是万人敬仰的泰斗宗师。只要你还能动弹就一定要练功,否则这一身功夫不出两月就会彻底荒废了。
现在曲艺界热闹极了,大批艺人都在日夜操练,准备到牡丹奖上面来闯一闯。艺界好多前辈都还认为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何向东却觉得挺悲凉的。
如果艺人只有为了什么比赛为了什么评奖才会去认真练功,那这个艺人还有什么用,这个行业能不完蛋吗?
艺人行是名利场不错,艺人争名逐利也很正常,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争名逐利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着一点对艺术的追求和坚持那就更好了。
现在曲艺行不景气,行内艺人都看不到自己从事这一行的前景,每个月也只是拿着国家发的微薄工资勉强度日,活的兢兢战战的。
现在文工团也在改革,好多国企也在改革,大批职工下岗了,这些曲艺艺人其实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如果自己也下岗了,那能干什么去啊?
现在又没人听曲艺了,自己这一身本事也换不来饭吃啊。所以大批曲艺艺人都在往影视圈跑,想拓宽自己的事业,为以后留个吃饭的保障。还有一批就是想尽所有办法往电视台跑,只要有了名气就到全国各地走穴,趁现在红,能捞一笔是一笔。
曲艺界很浮躁,根本没有几个艺人肯踏踏实实练功肯踏踏实实钻研本门艺术的。艺人的艺术水平自然也就很一般了,也就更没观众听了,曲艺行也就更没落了。
这是恶性循环。
但这是一个很难根治的恶性循环,我们没办法去要求艺人饿着肚子搞艺术,这是不现实的。
顾柏墨现在是在向文社说相声,但是他每天都还会开自己出租车的,为什么,还是为了给家人一份能吃饱饭的保障罢了。
所以曲艺的振兴归根结底要落在有钱上面,钱很俗,但谁也离开不了。只有这个行业能挣钱了,能养家糊口了,那才会有大批从业者愿意进入,愿意好好钻研。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方文岐和何向东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爱相声艺术爱到癫狂的,而且复兴相声也不是靠着这两个人就能行的,他们最多能起到一个引子作用,真正的复兴还是要靠这个行业所有人的努力。
这才是持久的有生命力的,不然就算何向东红遍天下,那相声的复兴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去着,牡丹奖的复赛也确定好时间了,这一次是公开评审,而且也会邀请观众来旁听的,观众也是有投票权的,只不过占比不高。
曲协那边在北京找了一个中等剧场来做比试场地,观众坐满了是五百人,而且也还有电视台媒体记者过来报道。
相声是第一场比试,每一段相声掐的时间是十二分钟,不能超过十二分钟,一天时间就可以把相声的复试搞定了。
何向东也在复试的名单里面发现不少熟人,其中就有赵峰华和严小华他们,还有上次春晚的天津霍明德他们,他们上次还剩下好几个本子呢,总算是给浪费了。
还有一对熟人就是那一对湖南的相声演员,这两人最近可是挺红的,在春晚也可以说是一炮而红,现在到处在做节目,在各地跑穴演出。
这
喜欢相声大师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