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怎么发言,就装作很认真的看着他们在那里讨论。
“柳安,你也没有什么意见啊?”
轮到自己的时候,柳安也跟着说了几句。
“罗伯特他们有资金的优势,他们总公司一直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想要拿下中国这个市场的信心挺强的,肯定也不在意那些利益的损失。”
看到那些企业规模比较小的老总一脸牙疼的样子,柳安又接着说了下去
“我们这么多的企业,也不能跟他一起瞎搞,要是把市价扰乱了,上面估计还得找我们喝茶。”
“他搞活动也坚持不了多久,我们一家企业搞两天活动,就能憋死他。”
要是真的只有罗伯特一家搞活动,市民对他的印象可就深刻了。
现在各家都来插一脚,罗伯特怕是出不了头了。
搞活动这件事都遵循大家的意愿。
企业不大的,人家底子薄,不像柳安她们家大业大的,不把这点利益当回事儿。
特别是上海的一些老牌子,虽然名声是有,但是有些企业体制僵化,还是以前的那种办公模式,本来赚的就少,现在就更不敢降价。
看到大部分的厂家都商量着,哪个时间由谁来搞活动,那些小厂家就只有坐在边上不说话。
他们降不起价,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
只是大家都降价之后,他们的产品就更不好卖了。
还有两个企业差不多都快破产了,但是看到那么多的厂家都在说这事,还有罗伯特在一直搞活动,他们劝说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就算说了也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些企业要要是不有本地的政府护航,很多的小企业早就倒了。
他们就跟改革之前的大星一样,人员冗杂,各种偷懒的方法层出不穷,产量也跟不上。
但是厂里却没有谁有这个胆色来改革。
改革并不是注定了会成功的,风险十分的大。
就柳安他们那一批人这张改革的人不少,但是成功的就那么几个。
就算有人成功了,大家想着吸取成功的经验就好。
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上海就有个老牌子的企业,看到大星的成功也想跟着来。
但是厂里面的老领导不愿意担责任,就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厂里的年轻人来做。
上海的电视一直都不愁卖,有钱人都会越来越多的,而且还有人来上海逛一圈,还会特地带个电视回去。
这样的话,厂里的人就绝对不会像大星一样,经历过发不出工资的日子,再由柳安带领大家赚的那么多钱,柳安的威望自然就高了。
而那位主张改革的年轻人,想法是有,但是威望和能力却差了一点。
厂里的工人根本就不听他的话,不仅如此,厂里的老员工对他还有些看不上
他也想搞计件工资,但是厂里的人基本不配合。
管着财政的领导也不给他支持。
多的钱拿不出来,其他的都是空话。
所以这个人不止改革没有成功,还被厂里的人孤立了,最后自己辞职,出来单干了。
出了这样的事,那些不敢担事的领导,就更不敢提改革的事了。
反正再过两年他们就退休了,以后的事就交给后面的人来解决吧,只要别把自己弄的晚节不保就好。
当初柳安改革能够顺利,也是因为当时厂里正处于困境,穷则思变,柳安那时候提出的一些建议才会被接纳。
而且真正的改革,也是等周厂长住院之后才开始进行的。
周厂长住院之前也是大力拒绝的,谁也不想在自己退休之际闹幺蛾子,想着现在厂里还能支撑下去,他们就不会改变策略。
等他不管事了,他才愿意用自己的威望帮柳安办这件事。
不过,柳安还是很感谢他的支持,让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而不像这些小企业一样,把摊子扔给年轻人改革就不管了。
失败了,就在边上庆幸,还好我没管这件事。
其实这些大企业的目标并不是只有罗伯特,还有上海本地的一些小企业和上海这个大市场,就一个罗伯特哪值得她们大动干戈。
现在大家也意识到了那些外资企业带来的威胁,大家这样也算是个电器联盟的雏形,自家可以有竞争,但是对外目标确实一致的。
把促销的事定好之后,大家又借此机会聊了聊别的事,或者联络联络感情,探探各自的情报去了。
柳安这种情况也是既有大企业来试探,也有小公司来巴结。
特别是最近柳安打开的国外的市场,销量大大的增加之后。
“柳总你这销售策略也真是绝了,就是不知道国外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要说啊,还是国内比较好,在哪儿都没有自己的祖国好啊。”
“你这话说的对。”
虽然知道柳安是客套话,但这人还是不得不接下去。
要真的是国外不好混,这大星怎么老是把货送往国外。
柳安不说他们也不好打听。
这些人其实就是想让大星分点残羹剩饭给他们的,要是大星的产量不够,分一点给他们也是好的啊。
大星现在虽然是家大业大,但是还是在上升期,那有那么善心来帮扶这些小企业。
没坑他们就是不错了。
罗伯特被这些厂家联手挤压,就算有再多的钱也经不住他造啊。
这么久了,花了这么多钱,效果却不明显,总公司那边也对他有
喜欢七十年代富一代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