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这事我们愁也没用,猫儿迟早是要有新圈子的,就算阳子也阻止不了。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的结果就是阳臣直接将他们一起带回了y城的老家。说到阳臣的家,除了他父亲和小叔是从商外,他的两位伯伯、伯母以及姑姑、姑父都是在公务系统里,公检法,政府部门要害部门里,几乎都有关系在,乐都发展这么快,暗中也受了他们不少帮助。这次到阳臣老家,无疑是给了三子几人结识他们的机会。
李猫儿也是第一次来阳臣的老家,虽然两人自小一起长大。那是一栋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红砖砌的外墙上爬满了爬山虎的枯藤,院子不大,但种满了花草树木,仅留下一条鹅卵石小路,即使是严冬时分,也看起来也生机勃勃。
几人一进门,便有佣人接过了他们手里的行李。坐在客厅里的阳奶奶见孙子带了朋友回来了,连忙起身招呼,“怎么没从前门进?”
“前门太麻烦。”阳臣带几人到客厅坐下。
阳奶奶让人给几人倒上热茶,又张罗着晚饭,见老人亲自下厨,三子主动去厨房帮忙,小五则陪在一边,跟老人闲聊,不过话题多集中在阳臣身上。
李猫儿自知没有下厨的天分,也没有和陪长辈聊天的经验,只是和四皮一样,安分地坐在沙发上看球赛。
☆、第十章阳家
习惯了晚睡,难得有休息的时间,李猫儿却一点都睡不着,仰身看了会儿路灯投在房顶的树影,眨了眨眼最终还是起身开了台灯。
在安静的时候翻上几页书,不但没有催生一点睡意,反而让她愈加清醒。翻完手头的历史教材,李猫儿觉得有些意思,这朝代的兴衰变化,真的就像人一样,一步步从婴儿步入老年。整个古代历史,思想是慢慢成熟,制度慢慢僵硬,经济有盛有衰。相应的,人是慢慢成熟,身体慢慢老化,储蓄有涨有落。这样看来,如果每个人都掌握着一段历史,可以撑起一个朝代,阳臣他们这一家子,早就撑起一部现代史了吧,如此想着,不由地笑了笑。
第二天一早,阳臣敲开李猫儿的门,看到还迷迷糊糊睡在书堆里的人,忍不住皱眉,“熬夜了?”
李猫儿枕在被子上的头点了点。
“先起来吃法吧,奶奶在楼下等着呢。”说完刚转身准备出门,就听到吸气声,“怎么了?”
“没事,手麻了。”李猫儿趴在床上缓了缓,被自己枕僵的手才恢复了一点。见她没事,阳臣将椅子上的衣服扔给她便下了楼。
“小苗,起来了?过来坐,看看这些合不合胃口,要是不喜欢呐,我让厨房再做。”阳奶奶老远就开始向李猫儿招手。
小笼包、奶油馒头、煎饺、油条、水晶烧麦、豆浆、牛奶……满满地摆满了一桌子,这算是李猫儿看过的最丰盛的早餐了,“这些就好,谢谢。”李猫儿看了一眼早已入座的三子几人,在阳臣边上的空位坐下,埋头吃早餐。
阳奶奶高兴地坐在边上给几人添东西,“多吃点,以后没事就随小臣一起过来。”
“那是一定的,奶奶做的菜这么好吃,以后没事我就拖着阳子哥回来。”小五比着大拇指夸道。
阳臣一直坐在一边慢慢的喝着粥,对他们的谈话充耳不闻。
因为是小年的缘故,从早饭后,阳臣的叔伯姑姑们,一家家地陆陆续续回来了,把房里院里都填满了。
在人满为患之前,李猫儿几人跟着阳臣出门,这次他们是从前门出了,宽敞的大院里已经停了不少车。
院门口有人站岗,入院的人都要经过检查才能进入,阳臣昨天说的麻烦,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吧,“军区家属住房都有人站岗吗?”李猫儿看了一眼周围,几乎每个院门前都有人站岗。
“不是,只是有人站岗的都在这一片。”
李猫儿挑了挑眉,看来他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简单,不过她并没有兴趣打探他的家人。宽敞的林荫路两旁是粗壮的古树,枝叶繁茂的地方,阳光要挤过缝隙才能在地上占到一席之地。
“怎么没有看到老爷子?”三子突然想起来,问道。
“去陪战友了。”他时不时和路过的长辈打招呼,但也不忘回到三子的问题。
“这地方又大又安静,很适合养老。”四皮从灌木后钻出来,将手里的长寿花塞到了李猫儿手里。
李猫儿拿在手里看了看,“没有被人抓了去?”
四皮哼了她一下,“那边有个小公园,摘了那里的。”
恰好经过垃圾桶,阳臣拿过花扔了进去,李猫儿没什么反应,四皮倒是有些后知后觉地摸了摸鼻子。
几人再次进门时吸引了不少目光,明里暗里的都有。李猫儿明显感受到不少打量的目光,探究的、不满的、好奇的,她只做不知,随了阳臣与众人打招呼。
三子几人甚是活络,乖巧地坐在厅里陪几位叔伯聊天。李猫儿不懂这些,坐在一角和几个小孩看动画片,不久阳臣也坐到了她旁边。
“大一点的是我表姐的,这两个是大堂哥的。”阳臣接住向他爬过来的小孩,让他们靠着自己的腿站着。
两个小不点扶着阳臣的腿慢慢地挪到了李猫儿边上,见她看他,咧开嘴就笑,嘴里咿咿呀呀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李猫儿拿过纸给他们擦了擦嘴边的口水,转头去看电视。小家伙见被忽视了,又开始咿咿呀呀,口水又流了出来,李猫儿只得又给他们擦干。这下小家伙
喜欢勾描请大家收藏:(m.pbtxt.win),平板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